為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,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“大思政課”,在社會課堂中“受教育、長才干、作貢獻”,堅定信念聽黨話、跟黨走,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,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建設管理學院暑期“三下鄉”實踐團前往重慶市大足區唐赤英故居、烈士陵園、大足革命歷史陳列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,助力大足區紅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,凸顯紅色資源育人功能。
后輩承遺志萬代仰赤英
唐赤英,又名澤英,重慶市大足縣石馬鎮人,曾與劉伯承同窗、與賀龍同事,是重慶市大足區唯一的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。1932年12月在湘鄂西“肅反”中被錯殺。

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,實踐團來到石馬鎮人民政府,在石馬鎮團委書記譚云瞇的帶領下,實踐團成員走進唐赤英故居。譚書記對唐赤英的生平事跡、革命經歷等進行了詳細生動地講解。故居內陳列著的一件件珍貴歷史物件、一張張詳實圖片資料,生動再現了那段艱苦卓絕、浴血奮戰的革命歷程。實踐團成員還現場采訪了唐赤英烈士的孫子,聽其訴說唐赤英生前的事跡。從他的訴說中,我們了解到唐赤英在新婚不久后便離家參加革命了,和家里人很少書信往來,但家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共產黨員。聽完后,大家無一不為之動容,深感當下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。


緬懷革命英烈傳承紅色記憶
據了解,大足區烈士陵園始建于1954年,現為重慶市國防教育基地、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實踐團成員懷著沉重的心情,沿著層層臺階走進了烈士陵園。“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,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……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。”在高聳挺立的烈士墓前,實踐團成員們面向鮮紅的團旗,舉起右拳,莊嚴宣誓,鏗鏘有力的誓言響徹陵園。這既是一份誓言,也是一份榮光,更是一種信念。

隨后,實踐團成員們集體參觀了大足革命歷史陳列館。走進陳列館內,一件件珍貴的文物、一幅幅生動的場景,帶領大家重溫歷史畫卷、重拾紅色記憶。在講解員娓娓道來的解說下,大家全面回顧了一個個重要的歷史場景、一個個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。在場同學深受激勵,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們為國家、為人民拋頭顱、灑熱血的大無畏革命精神。

習近平總書記曾說:“我們要賡續紅色命脈,把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守護好、建設好,努力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、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業績。”征途漫漫,唯有奮斗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,更應不忘初心,砥礪前行,用實際行動彰顯責任與擔當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。

圖:劉書利、王璨
文:喻丹丹、楊笑雨